郑州
[ 选择城市 ]
专业权威展示优秀陵园,全程帮逝者选理想墓位
0371-65050950

墓志铭文化(1)

时间:2017-06-30 浏览量:371

  又到清明时节。在纷纷的雨霏里,一块简朴得不能再简朴的墓石又浮现在我眼前……


  那年,我与同事去湖南湘西开会,特意走出凤凰县城南门来到背倚南华山面临沱江水的杜田村,来到大文学家沈从文墓前。


  沈从文的墓没有气派的墓道、遮风挡雨的墓亭,也没有坟包。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大块不规则的五彩石头,矗立在杂草丛生的地上。只见石头正面是沈从文自己手迹的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背面是沈从文妻姐张允和女士的诔辞:“不抑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隔了十来米的土坎上,是大画家黄永玉的题词:“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字刻在一块长方形且有些粗糙的石碑上,苍劲的笔力透出一种悲壮。


  站在沈从文墓前,我想起他曾被同代人无情抛弃过;被嫉妒者排斥过;更想起他在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边城》、《长河》……还想起他曾企图割脉自杀,后听从周总理嘱托17年历尽艰辛写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中国的碑记远在一千多年前,唐代的代宗、德宗、宪宗就有,以后韩愈所写的碑志达十一卷之多。还出现《柳子厚墓志铭》这样珍贵的文献资料。


  名人自撰的墓志铭,有的过目难忘。如著名书法家启功教授曾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痛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外国人也兴写墓志铭,而且更显幽默。牛顿的墓碑上写着:“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一位数学家死后,把他对圆周率研究到小数点后多少位刻在墓上,这是最好的纪念。


  有一位古希腊数学家,他的墓志铭竟是一道数学题:“过路人,这儿埋着丢番图的骨灰,下面的数目可以告诉你他一生究竟有多久: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七分之一,唇上长起细细的胡须,丢番图结了婚,可是还不曾生孩子。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5年,他得了头胎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打从儿子死后,这老头儿在深深悲痛中活上4年,也结束了尘世生涯,请你讲:丢番图活到几岁,才和死神相见?”


  这样的墓志铭充满睿智与谐趣,也是移风易俗的好事,谁能不说墓志铭也是文化!

 
  墓志铭也是一种文化。  


  墓志铭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是评价,有的是说明,有的庄重,有的幽默,有的是一种独特个性的表达。 

  一位牙医的墓碑上写着:“我一辈子都花在为人填补蛀牙上头,现在这个墓穴得由我自己填进去啦。” 

  英国的一处教会墓园里有一则碑文,令人怀疑是出自一个向死者求爱未遂的粗鲁男子之手:“骄傲而又矜持的玛莎涝伦,总是神圣不可侵犯,她拒绝给予男人的,现在都给了蛆虫。” 

  有对夫妻为出生两周便夭折的孩子写道:“他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满意,就回去了。” 

  这是启功先生的的《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尊‘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表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还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他从前是个胖子,现在和所有躺着的人一样骨感。” 

  如果想不到生与死,人们往往很浮躁。 

  于是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让我们大家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墓志铭吧! 

  墓志铭:一生都离开不了这个神奇的国度, 现正在试着能不能从地底下逃离。 
 

  今年10月20日,秋高气爽,阳光和煦,我们十余位老人相约一起参观了江南园林式的新一代公墓――同泰嘉陵。

 

  果然名不虚传。这座今年四月才开业、位于鄞州区五乡镇的陵园,背靠青山,面临流水,文化底蕴深厚,环境景观优雅,气氛安详和谐,服务待客热情,给我留下了美好印象。

 

  如此潇洒地走访新型墓区,在我还是生平头一次。是秋日郊游?是参观访问?是探索殡葬文化?是接受生命教育?或许是兼而有之吧!

 

  漫步陵园,四处顾盼,最使我印象深刻、深为感动的还是墓志铭。在一些墓志铭面前,我止步凝视,思绪万千:

 

  一块墓志铭:“轻些,朋友,轻些――我们的母亲太累了,在尘世的旅途中,她勤劳节俭、纯朴善良,育才成林、竭尽心力,如今走完了艰难的行程,正静静地在此歇息……请别惊动她。”另一块墓志铭:“对于世界,你只是一名母亲;对于我们,你就是整个世界。”母爱,是伟大的字眼,是永恒的主题。这几块墓志铭,很好地表达了子女们对慈母的挚爱、眷恋,是崇高的人性的自然流露,令人感动!有一位学者说得好:“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我们可以把‘父母’和‘儿女’的角色做得更好些。”

 

  一块墓志铭:“一生搞财务,一世为人,信奉的只有一条:做帐要细,细到分分清楚;做人宜粗,切莫斤斤计较。”说得多么好!平凡、简朴的语言中,蕴藏着深刻的真理。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对已严、对人宽的胸襟,需要营造宽容、宽厚、宽松的气氛和环境。“切莫斤斤计较”,宽容的文化精神应该发扬光大!此刻,我联想起胡适先生的思想,他的独特贡献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很少的宽容精神,他一再强调“宽容”为民主的第一要义。是呀,没有宽容的文化精神,就谈不上什么“和谐社会”。

 

  一块墓志铭:“当您看清这行字的时候,朋友,你踩到我了。”当我体味这句话时,不禁想起了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大文豪肖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的。”这类幽默型的墓志铭,隽永、含蓄,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

 

  一块墓志铭:“空着来,空着去,平平凡凡,清清淡淡;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来世还做爸爸的好妻子,还做你们的好妈妈。”默默念着这几句旷达、质朴的词句,感到逝者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活着,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死了,视作回归大自然,自然规律在发挥作用,“空着来,空着去,平平凡凡,清清淡淡”,“清风明月,何劳寻觅”!只有这样“看透”,才能“放下”,只有“看透”、“放下”,才能“自在”。

  
  默念这块墓志铭,还使我联想起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诗人的墓志铭引述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我隐隐感到这些墓志铭之间似乎有某种相通之处。是呀,没有“消失”,只是“变幻”!


  面对陵园里的墓志铭,我深感我国的墓志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演进,如今有了巨大的变革、进步。据《宁波市志外编》资料,宁波地区最早发现的墓志铭碑类为《汉三老讳字忌日碑》(碑藏杭州西泠印社石室。清代周世熊作《三老讳字忌日碑跋》,详记其事)。从《外编》收集的从汉代至清代的26块墓志铭来看,其内容大抵是叙死者姓氏、籍贯、生平,以及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看看今天同泰嘉陵里的墓志铭,大异其趣,不可同日而语。同泰嘉陵的墓志铭相当出色,他们的说法是:


  “一个人在天地之间,风雨沉浮几十年;对过、错过,成过、败过,落魄过、也辉煌过,谁都活得不容易,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用血泪和汗水换得一点经验,一个教训,一种感悟,都是财富,绝不能因为人走了而流失。

 

  同泰嘉陵人精心制作的每一块墓碑中的几句遗言,或一篇家训,将五彩斑斓的人生,凝结成五光十色的墓志铭,这就是我们留给后人的财富,沉淀在同泰嘉陵的墓园里。”

 

  我感到,他们的说法很有见地。有一块墓志铭:“父亲是一本厚重的书,够我们读一辈子。”墓志铭也是一本非常厚重的书,一本深厚的哲学书,一本人生经验的汇编,值得人们不断品读。


  面对陵园里的墓志铭,我感到墓志铭文化内涵丰富,大有学问。古往今来,墓志铭不计其数,真正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众多墓志铭是用一些文字来表述的,但亦有仅刻上自己姓名的。法兰西民族英雄、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墓碑上只刻着他的名字:“夏尔·戴高乐”。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墓碑刻的是:“印刷工富兰克林”。因为他毕生引为自豪的还是他青年时代做过印刷工。世上的墓志铭大多是用各种文字表述的,但也有仅用数字、图画来表达的。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穷其毕生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他的墓碑上就刻着这个数值。美国影星梦露的墓碑上刻着这样几个数字:“37,22,35,RI·P”,它们分别表示着梦露的胸围、腰围、臀围,说明逝者生前的爱美心愿。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墓碑上刻着许多小鸡、小羊、小狗。我想,众多墓志铭,不论是什么形态,是繁富、奇特或简朴,是富含哲理、幽默风趣或平实无华,都会令人沉思、怀念,有所启迪。

 

  面对陵园里的墓志铭,我深深感到这小小的一方石块,里边天地广阔,无边无际,使我浮想联翩。此刻,我想起了胡适的墓志铭。


  胡适之先生不幸于1962年在台北猝死。“中央研究院”为他建立了纪念馆和胡适陵园,遗骨埋在院内的陵中。墓志铭为毛子水亲笔所书。全文如下: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


  我们相信,形骸总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人死了,其精神在!”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我和许多“左倾”青年一样,一直非常崇敬鲁迅先生,却一叶障目十分偏执地竭力贬抑胡适,把他视为革命对立面的反动文化人。5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批判胡适反动思想的运动,似乎他已被“彻底”打倒在地,永世不得翻身,对他的认识在我的头脑里更加“定型”。90年代中后期读到几位思想家的宏文,我开始“觉今是而昨非”,认识到沷在胡适身上的大量污泥浊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我认识到,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伟大的思想启蒙家。墓志铭说:“人死了,其精神在。”胡适的精神是什么?坚持在中国推行民主、法治、宪政,这就是他的精神,他的真正价值所在。

 

  我感到,胡适墓志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胡适精神将永存于世!

 

  此刻,我还想起了陈寅恪写的《纪念碑铭》。


  1929年,伟大的史学家、近代杰出的思想家之一陈寅恪先生为自沉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写了《王国维纪念碑铭》。全文仅253个字,而“独立”、“自由”两个词合计出现了四次,结句为: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万千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先生在这里首先明确地提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先生1953年11月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一位思想家说,这“十个字原则”“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而且一定会成为现代化以后的全中国人民的人生理想。”

 

  笔者的体验是:弥漫于20世纪下半期的所谓“驯服工具”、“螺丝钉”之说,束缚了个人,实际上让“个人”异化成为没有思想、灵魂的“物件”,本人也是其中一员;而遵循“十个字原则”的方向,则让“个人”从异化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尊严、独立自主的真正意义上的人,以自由、自律、自强、自胜的姿态参加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我的信念是:只有“人”本身才是目的。

 

  我认为,纪念碑铭与墓志铭相近,胡适的精神与“十个字原则”相通。《纪念碑铭》亦同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亦将永存于世!

 

  “人死了,其精神在。”说得好,讲得深刻!我想起几句著名诗句: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胡适先生,陈寅恪先生都还“活”着。

 

  请原谅,笔者情不自禁地野马狂奔,扯得远了些。还是回来继续谈谈同泰嘉陵的墓志铭吧。我感到,同泰嘉陵人对墓志铭非常重视,认识很到位。他们认为:传统殡葬理念要进行改革,要有新思路,而墓志铭文化便是改革中一个最基本的体现:

 

  以墓志铭为载体,延续逝者精神文化

  以墓志铭为形式,寄托生者深切怀念

  以墓志铭为基础,深化陵园文化内涵

  以墓志铭为脉络,记载甬城当代历史

 

 


上一篇:墓地变化历史
下一篇:墓志铭文化(2)

落叶购墓全程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0371-6505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