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
[ 选择城市 ]
专业权威展示优秀陵园,全程帮逝者选理想墓位
0371-65050950

记录蒲城 | 变化中的丧葬习俗

浏览量:393

外公在去年不幸离世,在孟东参加丧事的时候,我发现我对这套仪式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一直在我们身边上演;陌生的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仪式一直在简化,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便会消失在我们眼前。因此我便想把这套习俗记录下来,尽管它有一定的迷信因素,但它毕竟见证着我们蒲城人对于生死的观念和表达。


蒲城虽然分为多个乡镇,但丧葬习俗的内容基本一致,包括丧事前、丧事中和丧事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不同的流程。


1.初丧


老人临终前,子女要在老人身体还未僵硬之际,对老人的身体进行简单的擦洗,并将寿衣给予老人穿上。寿衣多是子女提前准备,以盼老人健康长寿,多有祈福的含义。寿衣的颜色多取深蓝色,有日常服饰和传统服饰。老人之前穿过的衣服这时候要统一打包,在下葬之际放入填土或墓门中。


为死者穿洗完毕后,长子要在死者的脸上盖一手帕,俗称“上脸布”,这在当地人看来,为阻隔阴阳之物。随后子女将尸体移入木床,抬至大堂近墙处。“长明灯”点在死者床下的头部位置,由长女亲自照看,在出殡之前不能熄灭。


死者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同村的村民便会立马过来帮忙。通常情况下,每个村里都有一套约定成俗的丧事规矩,由德高望重的人作为“乡奉头”,对具体事务进行安排。丧葬期间,同村的男性负责前堂里的事务,妇女负责后厨,部分老人在灵前负责接待。


2.发丧


发丧是初丧安置妥当后,由死者的儿孙告知五服内的亲属,关于死者的身份、去世的时辰、办理大丧的时间等,以便其在死者大殓之前抵达灵堂。死者若为男性,则要先给舅家发丧;死者为女性,便要先给娘家发丧。


3.灵堂


当死者安置到厅堂后,子女便会布置灵堂。灵堂的设计,代表了生者对死者灵魂上天的祈福,是生地与死地穿梭的窗口,也是灵魂暂居之地。灵堂位于遗体的前方,八仙桌上安放遗像,旁边有白纸手书的招魂二字。遗像后放有纸质仙人阁楼,正面悬挂挽联一组,概括死者的功绩。祭幛悬挂两侧,铭旌竖立在灵堂后。


4.吊丧


死者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亲朋便会在死者大殓之前赶来吊丧。女性的吊丧只能设在灵堂后,不能在灵前上香,由孝女跪地相陪。男性的吊丧需在灵堂前上香,两侧由孝男跪地相陪。


吊丧者皆要“上礼”,礼以现金或者食品为多。作为一种互惠的物品,礼能在群体中建立稳固的关系,礼金或物品的流动能使人们确立互相间的帮助。这些礼金或礼品的名目,执事会专门找人进行登记,以便下次事主回礼能有相同的礼数。


5.暖丧


在当地人看来,死者在出殡之前,灵魂还在屋内停留。因此当孝子晚上在遗体前守灵的时候,执事的老人会选择男性村民轮流在灵堂前暖丧,以便陪同孝子。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孝子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对死者去世的不舍。


6.修墓


在死者去世后,孝子便会与执事商议修墓事宜。墓地修建于每个村落的集体墓葬区,墓区紧临村庄。每个墓区中分为若干分区,血缘亲近的死者大多埋葬在一起。新迁入的外来人口,其墓葬多数紧临传统墓区,如若并入,则与其他墓地稍有距离。经济实力强和政治地位高的人,其墓葬的规格和随葬品的多寡明显高于其他人;反之则墓葬规格较小,随葬品极少甚至没有。地面上的纪念性建筑更是划分经济实力的明显标识物,人们热衷于对墓葬地面建筑的修建,以显示其“面子”和身份,而大部分死者的墓地不会修建大型地面建筑。地面建筑多以砖墙或水泥墙围筑莹域,墓前立碑刻,部分在碑刻上修筑阙或亭。碑刻的内容为死者生平及子孙名称,以及对子孙的祈福。


墓葬的修建在死者临死后便立马进行,挖墓人多为本村男性,如若墓葬规格设计的过大,主事人便会从外村雇人修建。


7.成服


子女在死者刚去世后即须穿上简易的丧服,亲人吊丧后也即由死者子女递上丧服穿戴,通过改变服饰的方式表达悼念和悲伤。现代丧葬礼俗的丧服已简化较多,上衣为白褂,下身白裤,鞋是在普通鞋上罩上白布。绖分为头带和腰带,头带皆为白麻布,男性为单箍绳状,关系越亲近,麻布越长,女性为包头状。腰带为白纸剪取的花边带。作为男性孝子,在死者入殓后要顶戴麻冠,手持孝棍。重孙辈的孝子绖和麻冠皆为红色,代表老人满堂的“喜丧”。


8.请灵


作为沟通阴间和阳间的媒介,请灵是一种传承已久的葬俗仪式。村里负责仪式的长者带领孝子前往墓地的祖坟上香招魂,由长者通知阴间的祖先,死者将要去往那里,希望他们能把死者带过去。这种招魂的仪式在古代应是由祭祀人专人负责,而现在只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处理。这种沟通阴阳的仪式,体现了生者一种矛盾的心态,既悲痛和不舍老人的离去,又恐惧于阴间,希望阴间的祖先将他带过去,不要再回来骚扰生人。


9.走村


走村是一种对乡亲进行感激的仪式。孝子按辈分排成一队,穿着成服,在村里的长者带路下,走完村里每一条路。队伍每遇到同村的村民,孝子们便进行磕头感谢,感激其对老人一生的照顾。这种走村的仪式,也是一种生者与死者的交流,生死轮回观念的论证。走村回来的路上,所有的女性孝子皆在路的两旁痛哭,告别了村人,也可以说真正的告别了这个地方。


10.迎饭


迎饭是走村结束后,迎接亲戚礼祭的一种仪式。亲戚将准备好的花圈、被子、食品等物品分批次迎接到灵堂前,并做死者进行一轮祭奠。迎饭的人是执事所安排的男性村民,抬着一种没有盖的食盒,俗称“食饹”。迎饭的次序由外亲到内亲、由长及幼依次进行。礼乐队跟随“食饹”后面吹奏乐曲,(礼乐队在当地俗称“龟兹”)。亲戚礼祭的物品要放到灵堂桌前,孝子分跪灵堂两侧,由亲戚在灵堂前进行祭奠。祭奠仪式只允许男性参加,而女性只能到尸体前痛苦,不允许上香和献酒。祭奠仪式分为四叩首,先上香,然后两叩首,再献酒,最后两叩首。叩首的过程必须痛哭,而孝子也必须由始至终的痛哭。


在祭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在丧葬礼仪中,女性始终不允许在灵堂前祭拜和上香,孝子也不予陪同。这种礼俗在当地普遍存在,但并没有女性感觉有不公平的对待。


11.入殓


迎饭结束后,孝男们便将提前准备好的棺材放到灵堂,准备接下来的入殓。棺材多为提前准备,很多老人在年岁大的时候也会央求子女为自己提前购棺,以作身后打算。棺材的材质多为柏木或松木,厚度要求较高。棺的四侧均雕有花纹及图案,后涂生漆,以使防水、紧密。


入殓前,在棺材内部垫上被褥,以防木板生硬。随后孝男将死者遗体从木床上移到棺材内,在遗体与棺板的夹缝塞满被褥,以防抬棺时尸体晃动。


这时候孝女就要揭开覆盖在遗体脸上的手帕,用毛巾对死者的脸部进行最后的擦拭。擦拭过程中不能哭泣,以防止泪水掉到遗体的脸上。在当地人看来,如果女儿的眼泪掉到死者的脸上,死者的灵魂便会留恋不愿离开。孝男此时要将死者生前常用的一些喜爱的物品放入棺内,例如烟袋锅、眼镜等,并放入一些纸做的元宝和金锭。


亲属在此时就要对遗体进行最后的瞻仰,以示不舍。女儿、外甥女等就要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棉被盖于遗体身上,由长及幼依次进行。盖棺的过程中,亲属全程陪同,最后用浆糊封盖,棺材外面套上棺罩。


12.下葬


蒲城的下葬时间为早晨六点钟左右,在此之前要举行最后一轮的祭奠。祭奠由长及幼、由男到女依次进行。男性亲人祭奠的时候,孝男要跪于灵堂两侧,祭奠仪式为点香、四叩首、献酒。女性亲人祭奠的时候,孝男不予陪同,由村里的女性长者照看。祭奠完以后,孝男要进行最后一次献饭,后厨端出一桌酒席的菜,一盘盘递给孝男,孝男跪在地上轮流放往灵堂桌前。


灵轿这时候已经早已放到门前。灵轿为传统“柳车”的发展,四角有支角,绸缎做的幔将四周围起,上为顶盖,荒、帷的形制与古代基本一致。灵轿的前后位龙头和龙尾,灵轿相当于龙身,在当地人看来这是乘龙飞天的含义。


村里的男性这时候在执事的安排下都在门口等候,等待最后的起灵。随着鞭炮的响起,男性村民便将棺材从灵堂后抬起放往灵轿内,男孝子紧跟其后。村里的长者将一个黑色装满灰烬的瓦盆放到长子或长孙的头顶,举出门外摔碎,灵轿由此便出发了。瓦盆的含义在当地人看来,小孩的出生要接盆清洗,而死后盆子摔碎,代表了生命的开始和结束。


抬灵轿的人为村里的男性,每家必须出席一名男性进行抬轿和最后的填墓,这是任何一家也不允许违背的事情。孝女只允许送灵轿到村口,而孝男则要在“龟兹”的引导下跟随灵轿走入墓地。


孝男跟随灵轿进入墓地后,跪往墓前两侧。抬轿人将棺材放入墓室中,由长子下墓清扫,放入铭旌、“钱库”、电视、洗衣机等一套纸质的家具用品,墓角点“长明灯”。随后在一片哭泣声中,负责打墓的村民用砖将墓门用水泥砌筑,此时的死者真正的告别了这个世界。填墓的人仍是由村里的男性负责,在填土中放入死者的衣物、粮食种子等物品。封土呈圆状,孝子抛洒粮食种子、花圈等。


在下葬仪式中可以看到,填土中的器物或者物品是生者由于仪式的需要特意特意放入的,具有明确的共时性,并且填土多是刻意准备或者墓穴里的生土或者扰土。因此在考古发掘中,要注意墓葬填土中出土的物品。


13.宴饮


宴饮是贯穿于葬礼始终的仪式,以下葬后最为隆重,分为亲朋、孝子、村民三轮宴饮。作为一种分享和竞争的策略,宴饮盛行于世界各地。宴饮仪式是主办者财富积累的象征和威望展示的场所,因此具有一定的攀比性质,参加宴饮的宾客有“上礼”这个不成文的规矩。


14.插旗


在死者下葬后,孝女们要用白纸做的小旗从村口插往墓地,告诉去阴间的死者回来的路,但小旗并不插往自家门口,以防灵魂骚扰。


15.烧七


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日烧一次纸钱,总共七次,由孝男孝女一起完成。七七数字在各地均为常见,为三教融合之物。


随着下葬以及后续仪式的结束,墓室及其内容之身份和意义则出现了剧烈的变换,死者和墓内的随葬品彻底的离开了人们的视野之内。仙境、阴间、灵魂、人间,这些丧葬文化所表达的界域在随葬品和装饰品上随处可见,但它们的范围却不明确,生者穷尽想象为死者建构死后的家园,更多的是生者孝心的急切表达。


看似简单的死亡仪式,蒲城用尽了所有的表达方式。老人的去世,对人们来说是悲痛而又不舍的情境。人们祭奠、吊丧、祈福,他们不愿意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离人而去。人们用数天的时间等待,等待生命重新回到阳间。可当人们真正意识到亲人已经去世的时候,阴间的恐惧、灵魂的惊扰,又让他们对死者敬而远之。人们期望死者的灵魂能找到回来的路,但又不希望他找到家的位置;人们希望陪伴在他的身旁,却又担心他对人们造成侵扰。在表层上,他们是情感的;在深层上,他们又是功利的。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各种男尊女卑的习俗受到了社会猛烈的抨击,女性的权利似乎得到了彻底的解放,但在蒲城的丧葬习俗中,男尊女卑的现象还是难以动摇。祭奠不允许参与、灵堂不允许上香、请灵不允许加入,这种不公正的礼仪对待在这个女权主义号角唱响的年代还是根深蒂固。


在丧葬习俗的诸多仪式中,村民的互相帮助贯穿于所有流程。约定成俗的丧葬规矩,毫无怨言的义务帮助。通常情况下,每个村的村民多为同姓,其间的关系为直或五服外的亲属。随着后代的持续繁衍,关系较疏远的五服外的亲属,便不会再履行孝子的职责,更多情况下只参与帮助,而后来新迁入的村民,也会履行相应的规矩,以便为自家丧事做准备,是一种息息相关的互惠模式。但这种互助性仅局限于丧葬仪式中,随着葬礼的结束,人们便会远远的避开这件事情,作为一种忌讳,孝男和孝女在特定时间内也不允许到他人家做客。村落间人群关系的互动在此刻得到了最有效的串联。


随着科学的普及和生计的多元化发展,蒲城的丧葬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仪式一再减少。从丧葬用品到葬俗的变化,这种从表层到深处的文化改变,正是蒲城的社会变革最直观的反映。


落叶购墓全程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0371-65050950